|
沪昆弃邵 千古奇冤!
新、冷、涟三个县级地区和邵阳之间的高铁之争,“抢路”“保路”“争路”“护路”说法纷纭,相关文章已经在全国各大网络媒体上炒得火热,两地人民在网络上争得热火朝天。各方观点充分暴露,现在笔者对其中有代表性的10种观点,客观理性地加以梳理分析。
一、走新化方案线路取直、节省投资,走邵阳方案增加运行时间4.5分钟分别是三个伪命题。
线路取直是伪命题。走新化方案要绕避新化、涟源、冷水江大片的采空区,从图上可以看出走新化方案并不顺直,向北走了一个弓型。过新邵的龙溪铺相比更顺直。同样,走邵阳市也是一个向南的弓型。既然都是走弓型,都没有顺直,那么就应该根据高速铁路其他的选线原则进行取舍。如果非要坚持取顺直的原则,邵阳可以同意在龙溪铺设邵阳北站。
节省投资是伪命题。从卫星地图可知,新化到中方之间是雪峰山,直线距离约140公里,其中约有130公里是高山峻岭。同样,邵阳与涟源间有一条涟邵走廊,两边是大山,而中间是低矮的丘陵地带,所以高速铁路可以顺利地延伸至邵阳市以北的新邵县,再从雪峰山南麓的隆回、洞口到达山门镇,沿途都是低矮的丘陵地带,从山门镇附近穿越雪峰山,到中方之间直线距离约70公里。“小丘陵地形是最适合修建高铁的,不仅能节约投资,对环境破坏也较小。”“新冷方案要避开的采空区较多,且在越岭地段与构造线夹角较小,地质条件要比娄邵方案差”在高山峻岭中修高速铁路,主要是桥梁和隧洞,造价特高,走新化的方案中穿越雪峰山的线路要比走邵阳的方案多出的60公里,造价必然多出数十亿元,虽然走邵阳的方案,展长线路增加投资十多亿元。高铁走邵阳就等于邵阳、怀化、长沙间可以免修城际快铁,能节省投资。修新化、冷水江到邵阳连接线比修邵阳到娄底连接线也节省投资。修建新化、冷水江至邵阳连接线还可为正在规划中的张家界经邵阳至桂林铁路节省投资。湘黔线已过新化、冷水江、涟源三地,如沪昆高铁再过这三地,对于中短途客运来说属重复建设。所以说选择走邵阳的方案无论从微观还是宏观看更能节省投资!
增加运行时间是伪命题。从卫星地图可知,新化到怀化之间是130公里的崇山峻岭,而邵阳到怀化只有70公里在高山峻岭中,其余是低矮的丘陵地带。走新化方案,有60公里在山区运行,走邵阳方案,这60公里是在低矮的丘陵地带运行。走邵阳方案高铁运行桥梁、隧道少,速度快。在崇山峻岭中运行60公里,比丘陵地带运行同样里程要慢近10分钟。仅仅按展长里程计算出的时差是错误的,甚至是别有用心。
二、按照高铁建设原则,沪昆必然过邵阳
高速铁路选线原则中第一条是效益原则——尽量通过重要政治经济据点。2008年11月27日,铁道部《中长期铁路网规划》要求:“快速客运网将连接所有省会及50万人口以上的城市”。 在线路及站点规划决策中,专家组原则上会选择走直线,且尽可能做到能覆盖的地区尽量覆盖、能带动的城市尽量带动。江西、贵州两省为了照顾沿线人口大市,分别展长沪昆客运专线正线近50和40km。高速铁路设计应该“以人为本”,要有利于吸引客流,这是高速铁路选线重要原则。邵阳是湖南省的人口大市,往返邵东县班车平均5分钟一趟,到附近的邵阳县、隆回县、洞口县、武冈市等地区平均十五钟到半个小时一趟,到衡阳市半个小时一趟,邵阳市到衡阳市和永州市的高速公路就将通车。密集的短途汽运,加上与周边地级市的高速公路的联络,能够充分地吸引周边县市的客源。而新化县与溆浦、安化因大山隔阻,至今没有汽车客运服务,唯一联系紧密的就是娄底市和冷水江(县级市),其与邵阳市和新邵县的班车都很少,几乎没有辐射能力。所以在新化设站,仅仅只是为新化县和冷水江两个县的人民服务,这两个县加起来才170万左右人口,所以其客源匮乏就可想而知了。所以,选取经过新化的方案,不利于吸引客流,不符合“以人为本”的根本准则。所以,根据高铁建设原则,沪昆高速铁路应该走邵阳市。
三、沪昆客运专线走邵阳体现了尊重历史、公平公正、和谐共赢、协调发展的要求。
上世纪70年代初, 为了配合国家开发新化县、涟源县、冷水江煤田的战略部署,邵阳人民用血汗乃至生命铺就了湘黔、枝柳铁路,邵阳人民投入最大付出最多最后却受益最少。娄邵分设后,湘黔、枝柳铁路都绕邵阳而过,交通区位条件急剧弱化。铁路“瓶颈”制约经济发展,改革开放以来,纵向比较,邵阳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长足进步,但与周边地市横向比较,差距越拉越大,境内12个县市区中有国贫县3个,省贫县3个,比照省贫县(市)2个,省级革命老区7个,是湖南最落后地区之一。目前邵阳各项人均经济指标下滑到全省末位,人均GDP仅为全省人均GDP的50%,人均财政收入仅为全省人均财政收入的24.7%。采纳经娄底过邵阳至怀化的方案既兼顾了娄底、邵阳两地人民的利益,又尊重了历史,体现了统筹兼顾、公平公正与互补共赢的要求,应该赢得邵阳、娄底两地人民的坚决拥护。
四、沪昆走邵阳对湖南整体崛起和全面振兴有重大意义
首先,有利于填补路网空白,优化全省铁路路网格局。邵阳仅有铁路104公里,每万人铁路长度仅0.13公里,只有全国万人均值的21.7%、全省万人均值的22.4%,不到娄底万人均值的25%。若沪昆客运专线不经邵阳,则从娄底到怀化200余公里内无大中城市,城市间距过大,不能满足客运专线建设有关城市间距和人口密度的技术要求。客运专线途经邵阳,能够形成沿途均匀的城市间距,将来的长沙至桂林的交通距离也因此能缩短100公里,这对于优化湖南铁路路网结构意义重大。其次、有利于加强区域协作,促进全省经济发展。湖南东西发展失衡,过邵阳的方案,有利于实现湖南省委、省政府一小时铁路经济圈,使湘中经济圈和长株潭经济圈紧密地联系起来,促进湖南境内东西走向的外循环和内循环,有效避免我省东西发展失衡继续加剧,促进湖南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五、为什么邵阳人民不接受在坪上镇设邵阳北站?
1、坪上镇有中国南方最大的军用油库和武器库,根据《军事设施保护法实施办法》第十六条规定,不得影响作战工程的安全保密和使用效能。其外围10平方公里不得设置流动性和开放性较强的设施。坪上设高铁站犯了兵家大忌。
2、从地图可知,在坪上设站,距离邵阳市区55公里,距离冷水江仅24公里,距离涟源也只有20公里;坪上属邵阳边远山区、军事禁区,无法与其它铁路、公路合理配置,发挥不出客运专线的整体功能。在坪上设站投资成本高,辐射功能小,发展潜力弱。在娄底、坪上、新化三地设站,只方便了新化、冷江少数人民的出行,没有顾及邵阳、衡阳、永州多数人民,并引起了邵阳群众强烈不满。邵阳人民拒绝接受在坪上设邵阳北站在情理之中。
六、衡邵怀和娄邵铁路不是沪昆高铁过邵阳的威胁筹码。
从实践过程看,南线、中线、北线三个可比方案出台的时候,衡邵怀铁路已经纳入国家发展规划,如果两条线路与沪昆高铁存在不可调和的冲突,专家不会做过邵阳的中线、南线两方案,铁道部更不会通知专家对中线和北线同进度同精度做工可研究,过邵阳的方案是专家做的,不是邵阳人自己的创造;从线路性质看,衡邵怀铁路是客货复线,是连接厦门到重庆的铁路干线的一部分,娄邵线是洛湛铁路的一小段,与沪昆高速客运专线走向不同、功能不同、性质不同,是两条完全不同的铁路,三条铁路都是国家铁路路网科学合理布局中的一部分不存在互相制约的因素;从现实看,娄邵线改造是铁路交通发展的内在要求,娄邵线不让改,铁道部都不会答应,如果邵阳有了衡邵怀铁路就不能有沪昆高铁,娄底人均拥有的铁路是邵阳的4倍,沪昆高铁就更不应该沿着湘黔铁路走新化;从机会选择看,即使衡邵怀铁路不修,有了沪昆高铁拉动人流信息流后,自然带动强大的物流需求,加上连接重庆到厦门的铁路发展战略,修建类似衡邵怀走向的铁路就成必然。所以说,哪怕两条铁路不修,我们也要沪昆高铁真正过邵阳。因为它关系邵阳的百年千年发展大计。铁道部拿这两条铁路胁迫邵阳市委市政府接受在坪上设站的方案,违背了科学发展观。
[colo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