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的端阳时节,我没有等见那散发着浓郁碱水味的棕子,也再也听不到小时一直爱听的龙舟故事……因为,祖母走了。 祖母走了,让我哀思无尽。过去三年以来,一直怀想祖母在世的时日,很多影象时常会在梦中出现。梦醒之时,感怀祖母那份执着、无私的爱,总是让我的泪花在眼眶中打转。 她,力撑一个家,爱得那么执着。听父亲讲,年轻的祖父不及四十就过世了,当时他排行第一也不过十二岁,兄妹四个是祖母一个人手牵一个、怀抱一个,嚼着苦菜、淌着泥水在农村的三亩四分地里一个个拉扯成人的。对一个家的爱,祖母用一种人类无尚的坚忍诠释了一种责任,几十年含辛茹苦,从无怨言;几十年忠贞如一,从无二心。哪怕是子女甚至孙辈们都成年了,多次劝说安心养老也无动于衷。她依旧如故地守着她那操劳半辈子的小饭堂(新化某小镇上的饭堂),用自己的劳力换取微薄的收入维持生计。于她,爱家就是不给家人添麻烦、增负担。这种对家的爱,也许再简单不过,却让人倍感爱得那么不一般啊。 她,心系每一个人,爱得那么无私。我从童年到长大成人,只有在祖母牵着手的时候是最开心的。可以在那小镇的街摊上,尝到甜滋滋的甘蔗;可以在每年岁末时拿到数额不等的压岁钱,可以……其中,有件事让我铭记一生,考上师范的那年,祖母见家中困难,从箱底翻出用一块满是油渍的的确良布包裹着的一千元钱满心欢喜地塞在我怀中。而这背后,却是她数年的辛劳汗水(她在饭堂做事,每月工钱不足五十元)。如今回想,祖母背负太多,对其子辈、孙辈总是这样的无私地爱着、疼着。于亲人如此,于他人亦如此。祖母在外做事的几十年间,八方邻里、四面街坊,她走到哪,见到有所需的,从来不吝其所有。记得小时,在她做事的饭堂,我总能看到祖母在吃饭之前,总要偷偷地把自己碗里的一半匀出来用另一只碗盛着,待吃完后,再用一个布袋兜着碗送到饭堂外三里路远的小村庄给一个在小河边拾食的年轻人。其间,她还牵着我的手去送过两次。现在回想,祖母也许是用这种行为在教育着我们这些孙辈,要懂得去关爱每一个需要帮助的人。 三年后的今天,长跪在祖母的坟前,感怀祖母的爱,追思无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