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756|回复: 6

高平县—吴宝鼎元年(公元266年)分昭陵置高平县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5-10 13:08: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现隆回境地,夏《禹贡》属荆州,春秋战国时,属楚国南境。秦属长沙郡(《史记·楚世家》、《湘州记》)。西汉分属长沙国昭陵县和都梁侯国地。东汉属长沙郡昭陵县和零陵郡都梁县地。三国时属吴国昭陵、高平、武冈县地吴宝鼎元年(公元266年)分昭陵置高平县。县治今大桥公社小坳大队,即原永固团石脚村(《读史方舆纪要》卷八十一)。晋属邵陵郡都梁、邵陵、高平县地。晋武帝太康元年(公元280年)分武冈置都梁县,县治今桃花坪。同年改高平为南高平。后复为高平(《武冈县志》、《新化县志》)。南朝宁至陈属邵陵郡辖都梁、邵陵、高平县地。陈废高平县,并入邵阳县(清道光《宝庆府志》卷八)。隋属长沙郡邵阳县。开皇十年(公元590年)废都梁县,唐至五代,属邵州辖邵阳、武冈县地。宋属邵州邵阳郡。宝庆元年(公元1225年)邵阳郡升为宝庆府,属邵阳、新化、武冈县地。元属宝庆路、武冈路。明清两代分属宝庆府辖邵阳、武冈、新化县及辰州府辖溆浦县地(大部分属邵阳县隆回一至八都)。民国进,因邵阳县辖地过宽(48乡镇)、人口过多(1388718人),1947年国民党南京政府批准,析邵阳县隆中、兴隆、隆治、中和、果胜、西胜、保和、礼教等八乡及桃洪镇置隆回县,5月设立隆回县筹备处,8月1日正式成立隆回县,县治设六都寨。辖123个保,1527甲,30766户,211634人,面积7082平方公里。

1949年10月11日解放,10月15日建立隆回县人民政府,16日成立中国共产党隆回县委员会,县治迁桃花坪。县以下设区、乡政府。全县设3个区,8乡1镇。1950年4月将武冈县紫阳乡及石江一部(今横板桥、罗子团、沙子坪公社)划入隆回,并入第四区管辖。全县由3个区增至5个区,106个乡,394246人。1952年析新化县之高平、罗洪、水车入隆回县管辖。全县增划为15个区,412个乡,4个镇。1953年第6区(水车)划归新化县,同年,调整为235个乡,4个镇。1956年撤区并乡,又将武冈县之西坪乡和溆浦县岩儿塘乡以及庙山坪、芦茅凼等地划入隆回县。全县将原14个区全部撤销,建立6个办事处,将235个乡合并为46个乡,其中少数民族乡2个。4个镇保留桃洪镇、滩头镇、六都寨镇,荷香桥镇隶属乡管。1958年人民公社化,全县划为18个人民公社。同年底并为14个人民公社。1961年调整社队体制,复建立10个区、77个公社、3个镇(其中区级镇1)。1978年将77个公社合并为53个公社。1982年茅坳人民公社改为茅坳瑶族人民公社,虎形山人民公社改为虎形山瑶族人民公社,民族人民公社划分为山界回族人民公社和天福人民公社。至此,全县为10个区、54个公社、3个镇(其中区级镇1)、16个国营农林场所、977个大队、8421个生产队,8个城镇居民委员会,乃为现制。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30 收起 理由
萍水相逢 + 30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9-5-10 13:19:40 | 显示全部楼层
高平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5-10 16:12:04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哪一天高平真成为市那就牛B了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5-10 16:12:35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哪一天高平真成为市那就牛B了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5-10 21:30:35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成个高坪县就不错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21 04:39:24 | 显示全部楼层
顶你一下,好贴要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2-26 16:31:55 | 显示全部楼层
慢慢来,呵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高平人网|高平论坛|隆回高平人网|高平人网络社区

GMT+8, 2025-5-7 04:02 , Processed in 0.106644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