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367|回复: 3

立春的由来与民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5-25 16:03: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古代,一年分为十二个月纪,每个月纪有两个节气。在前的为节气,在后的为中气,如立春为正月节,雨水为正月中,后人就把节气和中气统称为节气。
    立是开始的意思,立春就是春季的开始。也称为"立春节"。
好看的花.jpg
     二十四节气之一。春季开始的节气。每年2月4日或5日太阳到达黄经315度时为立春。《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正月节,立,建始也……立夏秋冬同。”古代“四立”,指春、夏、秋、冬四季开始,其农业意义为“春种、夏长、秋收、冬藏”,概括了黄河中下游农业生产与气候关系的全过程。中国幅员辽阔,地理条件复杂,各地气候相差悬殊,四季长短不一,因此,“四立”虽能反映黄河中下游四季分明的气候特点,“立”的具体气候意义却不显著,不能适用全国各地。黄河中下游土壤解冻日期从立春开始;立春第一候应为“东风解冻”,两者基本一致,但作为春季开始的标志,失之过早。立春后气温回升,春耕大忙季节在全国大部分地区陆续开始。

          立春我国不同地区的差别
桃花.jpg
    自古以来“立春”就被中国人视为春天的开始,万物复苏,生机勃勃。但在东北,立春当日大地依然严寒紧锁,气温没有回升的迹象,有时还比过去略有下降。有句谚语说道:立春莫欢喜,还有四十天冷气。

在街头看到,马路两边堆放的积雪丝毫未化,出行的人们身上穿着厚厚的羽绒服,帽子、围巾、手套一件不落地把身体包裹得严严实实,顶着三四级的刺骨北风行走;公交车的窗玻璃上结了一层冰花,很多汽车因为太冷难以发动。据中央气象台发布的消息,今日哈尔滨市的最高气温只有-2℃,最低气温则在零下18℃;长春市气温在零上2℃至零下13℃之间,而沈阳市的最高温度也只有零上4℃,最低气温则在零下9℃。
百合.jpg
     在我江南地区,这个节气意味着万物复苏春暖花开,美好的春季由此开始,去年由于受那场50年一遇的暴雪天气影响,立春当日最低温度仅为-5℃,寒意逼人,称得上是“春寒料峭”,是近年来气温较低的一个立春,而今年的立春,据天气预报讲:虽然没有灿烂的阳光可以让人们触摸到春天的影子,但是最低温度达到4℃左右,最高温度也有8℃至9℃,比去年立春暖和多了。

 长江流域多于清明前入春,但“春风又绿江南岸”的时间不同:上游四川盆地因有重山围护,2月下旬入春,中游武汉3月中旬;下游上海3月下旬。由于海洋存热多,放热慢,东部沿海各地的春天姗姗来迟,比同纬度的内陆地区入春迟,春日也长。
  正当我国东部百花争艳之时,五月中旬海拔四千米山下的青藏高原飞雪迎春,这里和我国最北端一样,长冬无夏,春秋相连。但在青藏高原东南坡的云南,隆冬不寒,盛夏不热,常年日平均气温稳定在10℃至22℃之间,四时鲜花盛开,省城昆明素有“春城”之美称。
  华南大地由于南岭山脉和武夷山阻挡,冷空气早已退避三舍,所以岭南三冬无雪,四时花开,长夏无冬,春秋相随;最冷的1月中旬可视为冬尽春始,春长三个月有余,是我国东部春季最长的地方。
  从华南再向南,就是碧波千顷中的南海诸岛,这里常年日平均气温总在22℃以上,已是四季皆夏的热带;靠近赤道的南沙群岛,太阳一年两次移过天顶,只有凉热之别,更无四季之分。
     
              立春的一些民俗

    据文献记载,早在周朝就有了迎接“立春”的隆重仪式:立春前三日,天子开始斋戒,到了立春日,亲率三公九卿诸侯大夫,到东方八里之郊迎春,祈求丰收。
      

回来之后,要赏赐群臣,施惠兆民。这种活动后来逐渐发展成为全民迎春活动。
  立春的民俗相当丰富。在不少地方,立春有春牛图》和鞭打用泥捏的“土牛”的习俗,都是提醒人们已经立春,不要误了农事。而立春这一天民间吃春饼(称为“咬春”)的习俗,可以追溯到唐代。除了汉族,我国一些少数民族也很重视“立春”。
     在江苏高邮地区,立春的前一日要举行“迎春宴”,歌舞娱乐。春盘以萝卜、芹菜等为菜盘,相互馈赠。苏东坡有诗云:“渐觉东风料峭寒,青蒿黄韭试春盘。”


     广西侗族人民以立春为“春牛节”。这天晚饭后,村寨里的劳动能手和歌舞能手,要组成“送春牛”小分队,敲锣打鼓,挨家挨户“送春牛”,意为将丰收和幸福送到各家各户。

另外,在我国许多地区,“立春”之日民间还要举行“耍社火”的娱乐活动。

      立春,民间艺人制作许多小泥牛,称为“春牛”。送往各家,谓之“送春”。主人要给“送春”者以报酬。更实质上是一种佳节售货活动,然而却是皆大欢喜。也有的地方是在墙上贴一幅画有春牛的黄纸。黄色代表土地,春牛代表农事,俗称“春牛图”。


           



     立春,女孩子剪彩为燕,称为“春鸡”;贴羽为蝶,称为“春蛾”;缠绒为杖,称为“春杆”。戴在头上,争奇斗艳。晋东南地区的女孩子们,喜欢交换这些头戴,传说主蚕兴旺。乡宁等地习惯用绢制作小娃娃,名为“春娃”,佩戴在孩童身上。晋北地区讲究缝小布袋,内装豆、谷等杂粮,挂在耕牛角上,取意六畜兴旺,五谷丰登,一年四季,平安吉祥。

    立春,民间习惯吃萝卜、姜、葱、面饼,称为“咬春”(北方叫啃春)。运城地区新嫁女,娘家要接回,称为“迎春”。临汾地区则习惯请女婿吃春

    虽然立了春,但并不代表气象学上的春天已经来了,气象专家指出,我国大多数地区并不把“立春”作为春季开始的标志。气象学上,一般将连续五天日平均气温稳定超过10℃称为入春,因此,在“立春”这个节气真正进入春季的只有华南等地区.而从南到北,春天迈着蹒跚的脚步缓缓的到来。我们期待着百花齐放的春天,因为春天是一年里最美好的季节!(许柏祥根据有关资料编写)
百术.jpg

[发帖际遇]: ulcal在馒头店卖馒头赚到金钱8.
发表于 2009-5-27 22:27:24 | 显示全部楼层
这花好漂亮,叫什么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6-3 07:37:4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23 22:51:36 | 显示全部楼层
严重支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高平人网|高平论坛|隆回高平人网|高平人网络社区

GMT+8, 2025-5-5 13:21 , Processed in 0.089577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