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766|回复: 10

我的高中时代<中>(转高平才子彭中礼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5-24 18:26: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993年,我考进了颜公中学。而我姐姐却是以几份之差没上线,还交了60块钱才进入中学读书。

    我记得当时我们的班号是78班,班主任老师是一个叫刘振兴的矮矮的老师,现在这个老师已经是颜公中学的副校长了。

    进入初中的第一件大事就是要学英语了。英语老师是一个很严格的女老师,姓罗,好象是叫罗荷莲什么的。罗老师从教我们一个一个的字母开始,我在学字母的时候还不知道怎么发音,只好把GOOD这样的词语标上汉语发音“古得”,所以一直到现在我的发音还不标准,英语听力也奇差无比。有一次上课的时,罗老师喊我起来读单词,我发现我一个也不会读,结果老师用竹板子敲了我10板,手心火辣辣的痛。

    我记得初一第一学期其中考试的时,我们全校的英语只有一个人及格,我的英语是39分。好可怜的成绩。可是奇怪的是,到了1年二期的时候,我居然英语开始相对好起来了。不知道是什么原因。

    一年级的故事似乎很平淡,能够回忆起来的也不多了。

    二年级开始的时候,我们家庭就开始面临一个重大的决定。2个双胞胎弟弟要读书了。从我们家庭现实的经济情况来看,确实无法支付得起4个人的学费。于是姐姐作为我们的牺牲品含着泪水打工去了。那年她15岁。从现在来看,她属于典型的童工。但历史经常忘记了卑小人物的经历,卑小人物也往往是被牺牲的对象。我姐姐乃至于全中国像我姐姐同样经历的人,从根本上来说就是制度的牺牲品。这也是激励我考大学的根本原因之一吧。只是当时我还无法相对理性的思考这样的一些问题。

    贫穷,像恶魔一样的环绕在我的周围。

    从初中开始,父母的数落和尖刻的教育开始慢慢的增多了。估计是我小学成绩一直都很好的缘故,他们对我寄予了“厚望”——希望我能够跳出农家门,能够成为吃“国家粮”的人。而在当时乃至于在现在,我们白地村一直都是我们镇远近闻名的所谓的“状元村”,从我们白地考出去的中专生(当时中专生是国家包分配工作的)、大学生有很多。而出了吃“国家粮”的人的家庭相对来说不仅社会地位高,而且生活上确实有一定的优势。我家在我们那个小村里是独姓,其他的都是大姓,传统的家族势力的影响,使得我的一个亲姑父霸占了分给我的责任田。所以,从内心上考虑,我爸爸也希望家里能够出一个“当官的”儿子,获取一定的社会地位。

    吃“国家粮”,成了我人生的首要奋斗目标。

    可惜的是,我读初中的时,我的学习成绩平平,一般的是在全年级4个班的前15名之内。只有一次,大概是二年一期的期末考试,鉴于考试的时候的天时地利人和,我居然获得了一次全校第一,唯一的一次全校第一。我记得那时我们同年级的学习明星是一位姓袁的同学,基本上是包揽了每次考试的第一,单科竞赛第一,据说学习非常刻苦,老师们反映他经常晚上看书到1点(他家就在学校的旁边,父亲是一个比较有名望的村长)。后来这个同学跟我一起读了湖南师范大学,今年我去中国人民大学考博士的时候,发现他又考起了中国人民大学的MBA,我在他寝室还住了几天。人生真是太有意思了。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另一位叫李典禄的学习明星,他高我2届,我初一时他初三。他的明星事迹可谓是感天动地。据说这位李师兄在初中期间任何考试都是第一名,从没有“匡飘”的时候。他的感人之处源于一个小故事。据传,某个风雨交加下着冰雹的晚上。有位老师在一个不知名的深夜起床更衣。听到教室有比较小的读书声,心声好奇,来到教室一看,发现在微弱的烛光下,我们的李师兄正经帷坐,正在读一本政治教材。老师为之感动,我们也为之感动。所以,我记得一年级时,校长不论是大会小会都指明要李师兄发言,“浅”谈读书经验。后来此君被保送的湖南省重点中学隆回一中,又后来听说他高考落榜一次,又后来听说他考起了邵阳师专。此后逐渐淡忘了这个明星师兄。今年五一回家,看见一老师,遂猛然问起明星师兄下落,曰去年在隆回十二中教书,因性格内向,被辞退。去向不明。言语之间唏嘘不已。

    初二暑假,不知为何,我随我一个表姐夫去了怀化洪江一个叫红岩或者龙岩的地方(大抵是这样的名字)编织橘子筐,那年暑假我尽赚150元钱,还给我自己买了一套衣服,兴奋不已。这是我第一次打工。

    初三开始,学习气氛就有点紧张了。老师在课堂上、年级大会上宣布了一条最新消息:1996级中专生是国家包分配的最后一年了,同学们是农民还是吃“国家粮”在此一役。学校为此也进行了重大政策变化,合并了最差的班77班。但77班把一些有前途和有望考起中专的同学集中在79班,而78班却增加了77班有些成绩比较差的学生。我也开始意识到中考对我的重要性。我读书也开始努力起来了——为了吃上“国家粮”。

    1996年6月18日,在隆回县城的东方红小学了,我参加了中考。然而,让我父母很失望,也让我很泄气的是,我只打了641分,离中专分数线670分差距很大。有两个同学考起了中专。其他的,那位袁姓学习明星也没考起,但进了隆回一中学习,而我的小学同学刘姓黑马也考起了隆回一中学习。

    考试的失败让我开始面对真正惨淡的人生了。我唯一的希望就是高考了。让我忐忑的是,父母还会让我继续读书吗?毕竟,在我们当地,像我这样年纪的孩子如果没有考起高中,基本上是被父母赶到广州深圳等地打工赚钱娶媳妇了。

    那年,我有一个表哥从邵阳师专毕业被分配到我们镇上的隆回三中教书。他似乎看出了我的困境。于是,到我家跟我爸爸做了一番思想工作。爸爸于是下决心要我读高中了。必须吃上“国家粮”,你自己看着办吧。他说。

    为了高考,我的人生之路自此踏上了一个新的征途。


    1996年9月,我拖着鼓鼓行李,来到了我人生的一个新的起点——隆回三中。

    先简单的介绍一下我们隆回三中吧。隆回三中位于隆回县高坪镇的小镇上。没有特别辉煌的历史,但有刻骨铭心的痛苦。自20世纪90年代起的最初几年,隆回三中每年应届考起大学的学生总和不超过5个,甚至更少,还有一种经典的说法是经常“剃光头“。如果以5年5个来算,那么从这里考起的几率就大概是1000分之一。

    我们的起点就在这千分之一上。既然有了这样的历史传统,那么我们古人所云的“前事不忘,后世之师“的训言一直在我们的脑海中萦绕,成了我们无法越过的一道坎。

    我们96级隆回三中的学生共有三个班,分别是100C、101C、102C,我所在的班是102班,班主任老师是曾讳宪东先生,一个数学教的很好的老师。曾老师性格比较直,为人正直但不失谨慎。他有一个很乖巧的儿子,如果我记得不错的话,曾老师儿子的名字应该是叫曾轶众,听说曾轶众今年参加了高考,不知考试结果怎么样。但从这个小师弟的智商推测,应该上“一本“是没问题的。祝福我们的小师弟。

100C和101C的掌门人是一位颇有传奇色彩的物理老师——袁讳健先生。袁老师同时当上了两个班的班主任老师,是我所见过的最牛逼的老师了。据说袁老师修空调、彩电样样在行,我们私下里佩服的要紧。袁老师有一个漂亮的老婆和一个可爱的女儿,按照赵本山小品的话说是生活过得“那是相当的幸福”,袁老师实在是太有才了。

隆回三中的校园非常的小,房子很比较的破旧,只是最近才建设了两栋新的教学楼。走过教室,越过操场,就是我们的宿舍楼。宿舍外面就是一大片的农田。春天的时候,那片农田就是我们几个文学小青年的散步的地方,夏天的时候,我们也偶尔去水还不及溪的河边洗澡;秋天的时候,我们也偶尔悄悄的约女同学去大桥边的一个我们私地里叫“情人坡“的地方看看高坪小镇。冬天的时候,我们也许会爬上金凤山,去爬别人挖金的洞。如果单从过日子的角度来看,我们的生活比现在任何一个城市的孩子都要幸福。我们可以躺在草丛里看蓝蓝的天,可以在小河里偷偷的洗澡,可以给女孩子写小条子,从连女孩子的手都不敢摸一下,正眼看一眼都会脸红。可以在读书累了的时候,听着窗外的蛙鸣。

那是一段怎样的岁月啊!没有过于功利的狂热,没有世俗的爱情,没有用电脑软件写的情书,没有现实主义的强求。如果说有什么追求的话,就是我这样的文学小青年对于发表文章的挚爱,对于吃“国家粮”的渴望,对于考上大学的梦想。就是这样的峥嵘岁月,居然让我至今回味不已。就在那段岁月里,我为自己的前途茫然过,为自己的命运哭泣过,为自己的人生伤感过,为自己的理想追求过,但我一开始只是把考上大学作为我的理想,这是一个重大的失败。当然,能否考上大学才是我们当初最关注的问题。至于考上以后能够干什么,估计没有一个同学思考过。当然,我,也不例外。

我们的高考就是在这样的生活氛围和背景中开始的。

从整个我们考进三中的1996级的同学来看,我641分的中考成绩应该说是数一数二的。从某种意义上,不谦虚地说,我应该会是老师的“培养对象“。有意思的是,我的班主任曾老师是我表哥也是我的政治老师刘本春的老师,有了这一层面的关系,老师对我也就比较的关注了。

老师的关注本来是个好事情,可是太关注了就出问题了。

这个问题一直成为我的心病,影响了我上语文课好多年。刚进高中的时候,刚结识了许多新同学,可能心情比较激动。我们的语文老师姓刘,名讳益章,头秃顶,聪明型人才。刘先生是一个很有追求的老师,几次考过研究生,但都失败在考场。后来据他自己说,每次考研究生时他都大病,以至几次败北。不过这并不影响刘先生教学。刘先生是那种比较有水平、有文化修养的老师,估计学问功底也很好,知识面比价广,只是讲课的时候话语不甚丰富,也就是说,语言表达的时候欠缺丰富的辞藻作为支撑。讲话也像现在大学里的大教授,慢条斯理的,让人着急。问题就出在某次上语文课。那次上的内容是《雨中登泰山》,刘老师教我们发音“掐“字。问题就出在“掐”字的发音用我们当地的方言来表达意思就是“捏”。当刘老师说到“掐了一把”的时候,我知道什么原因也接着刘老师的话非常大声的读了一遍“掐了一把”。不知什么原因同学们哄堂大笑,笑的我莫名其妙。自然,我已属于课堂纪律严重违反者,性质再严重点就是课堂“导弹”。刘老师走到我跟前,用眼睛瞟了我一眼,用脚踢了一下我的课桌,指着我,你,站起来。我站起来。刘老师又说,你叫什么名字。同学们又开始哈哈大笑了。

下课后,我的光荣事迹传到班主任老师耳朵里,我又光荣的成了102C第一个接受整顿的对象。自此开始,刘老师对我印象颇深了。但这种印象不一定是坏印象,以后刘老师还给过我许多鼓励,一直感恩不已。

而真正决定我人生选择的却是另外一件“大”事。我这个人从小就喜欢读书,特别喜欢读小说。我读小学的时候,我们村里有一个姓周的男青年也喜欢看武侠之类的小说,我又跟他混的好,所以,每当他借到小说或者租到小说的时候都会给我看。所以,直到现在我还会跟我身边的一些朋友吹牛皮,搬出薛仁贵、薛丁山、薛刚等人出来炫耀我知识的渊博。我对古龙、金庸、梁羽生等人的小说也一直爱不释手。有一个星期的星期天下午,我从家里带米来到学校(我们是寄宿制学校,一般是由同学自己带米到学校,称给学校食堂,食堂再发票给学生。菜可买可带。每周星期天下午回家一次。)刚好从姓周的男青年那里借来了一本武侠小说。于是,在晚自习的时候,我完全的沉浸到了武侠世界里面去了。忘记了自习课我们班主任曾老师会经常来巡视的。并且我这个人有一个毛病,一看小说就会着迷,趴在桌子上头都不抬一下,不管身边发生了什么事我都会不闻不问。后来自己还经常想,为什么我现在看学术著作就不能够像看武侠小说那样进入境界呢?那天晚上,我确实是被武侠里面的情节与爱情感动了,基本忘记了班主任老师的存在了。大概是晚上8点半的时候,当我正感慨主人公的绝世神功又获得美人芳心的时候,一双“黑手”陡然出现在我的面前,我正想斥责何人如此大胆的时候,我猛抬头发现曾老师怒目而视。

我再次被曾老师请到了他的房间,这次我发现他把我表哥刘本春也请来了。谈话就这样开始。原话已经不记得了,但要旨却是如果我要天天能够穿皮鞋的话就必须努力读书,如果我只想穿草鞋的话就可以放弃一切。我表哥刘本春也给说了现实人生的许多现实道理。现在回想起来,老师们的话确实是真知灼见。直到我做了老师的时候,我才明白做老师的一片苦心。

感谢天下老师——这是我的心里话。老师是人,会有一点私心,但从跟本上说,老师许多行为都是为了学生的将来。这些道理是后来我在教书的过程中领悟出来的。我在某中专教书的时候,学生都是学医的基础比较差,学生不喜欢读书,学习氛围也差,于是我就经常跟他们讲这些故事,尽管效果不怎么明显,但作为老师的良心要求我去一遍又一遍的劝他们好好学习。幸亏,我还是那种比较听话的学生,否则,我还真会遗憾终生。

可能是初中看小说看多了的缘故,读高中的时候,我一直对理科并没有多大的兴趣。特别是对物理。其实我不是厌恶理科,我上课也能够听懂物理化学之类的知识,可是我一做起题目来就不知道从何下手了,估计是属于那种缺心眼的人。不知道物理袁老师是不是常常在叹息我这个学生的愚笨。所以,在三年级分科的时候,我毅然选择了文科,并且是没有经过任何思想斗争的。

分科以后,我们年级的同学发生阵营的变化。102C成了文科班了,曾老师还是文科班的班主任,据说这是曾老师第一次带文科班的学生。袁老师还是继续发挥“牛”气,当两个理科班的班主任老师。但文科班的人数已经远远下降,大概只有30来人,到了1999年高考的时候,只有10余人参加了高考。以至于上课都是死气沉沉的了。只是同学们的关系相处的好不错。文科班美女较多,且美女们不怎么耍大牌。以至于我这样外表严重影响市容的人还跟2个帅哥和2个美女拜了把子,并且耀武扬威的做了“老大”。我们这些把子们经过几翻拼杀后面基本上都考起了大学,现在有些人还混得相当的不错,表现了他们相当的才气。在张家界的帅哥整天扛着新闻摄象机指点社会;在昆明的帅哥据说也搞得有声有色;在广州的美女设计着她自己美丽的人生;还有一个没有跟我们拜把子但跟我眉目传情的美女大学毕业后也经营的很好,现在已经买了自己的房子了;有一个没有考起大学的美女把子也混的风生水起,比我这个当年上了重点大学线的人混的好多了。可见,高考不一定决定人生的命运,只是这个道理我直到现在才明白罢了。

只是,值得我骄傲的是,在文科班我的学习成绩是绝对的老大位置。可谓“三中”(山中)无老虎,猴子充霸王也。每次月考我都可以稳坐第一名的交椅。直到现在我还经常在我朋友面前炫耀我的“辉煌”历史。

    当然,一切成绩都需要考试来检验。高考就是检验人的水平和能力的重要场所。

    1999年7月7日,在家人的关注中,我走进了高考考场。考试的地点依然是在隆回县城,但具体地点换成了隆回一中。

    考完以后,我觉得我精疲力竭。于是,我们几个把子们互相携手自己喜欢的人爬到我们当地最高的山——望云山上。在那里,我们躺在山顶的圣庙后面的铁塔旁边,我们眺望了远方的云山,眺望着天空的蓝蓝白云。我们忘记了高考,只记得深在此山中的如歌岁月。在那里,我们兄弟、兄妹们一直聊着天,一直诉说着自己对前途和未来的憧憬,完全没有预料到高考会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冲击。即使到了现在,我还怀念着跟他们/她们在一起的快乐时光。我经常想,如果我们还能够回到过去,我一定重温一下昔日的温情、友情乃至爱情。可是,如今,他们/她们都已经分布在了天涯的各个角落,开始了他们/她们各自精彩的人生,在他们/她们的身边,也一定聚集了更多的朋友。也许他们/她们会跟我一样,怀念那段时光,怀念那个岁月;也许他们/她们不会,因为他们/她们现在正享受着幸福。我一直想象着有那么一个机会,我们能够一起回去,共同爬爬那座山,共同看看云,共同看看山,如今,这样的愿望估计很难实现了。我们都被这尘世束缚在各种各样的生活之中。既然如此,幸福的就祝福着他们/她们幸福吧。

    在望云山的寺庙里,我抽了一只签。我只记得我的签上的最后的一句是“一举成名天下知”。其实,上签也好,下签也罢,我知道我考试时把数学砸锅了。上签或许能够给予我一个安慰。

    1999年7月25日,高考成绩如约出来了。

    474分。再加上我是邵阳市三好学生,我加了5分。总分479分。没上专科线。

    成绩出来的时候,正是搞“双抢”的时候。我刚从田里收完稻谷。听到成绩的结果,我没有哭,只是暗暗的伤心。

    我记得那个晚上比任何一个夏天的晚上都热。一家人疲惫的坐在桌前吃饭,没有任何人言语。我无助的看着窗外的星星。

    明天我将如何开始?我将如何开始我的人生?

    第二天,我们邻居喊我去做水泥工。我来到三中的旁边帮别人建房子。我的任务就是负责把50斤/包的水泥从一楼搬到5楼。下午,我在搬水泥的时候,我看见了曾老师和曾师母。他们问我将如何打算。我茫然不知。他们很同情我,鼓励我去复读。

    在搬水泥的时候,我终于想清楚了问题。我不应该再读书了。我对自己说。于是,我在傍晚散工之后来到高坪电信局前的一个电话亭,给我一个没参加高考的一袁姓女同学打科机。希望她带我出去打工。第一次没人回机。我再科了一次,她终于回了电话。但她没有答应我的要求,而是劝我再复读一次。那天,我共获得了18元钱的工钱。但我科机就科了5元钱。那个时候打科机很贵,2.5元钱一次。最后我带回家的钱就是11元。因为来去还花费了2元钱的车费。

    回到家的时候,天已经黑了。我也累得不行,有气无力地趴在床上,很快就睡过去了。

    第二天,我对我爸爸说,爸爸,我要复读一年,如果没考起,你就再不要我读书了。爸爸看了我一眼,点了点头。

    第三天,爸爸从姑妈家借来1000元钱,给了我,对我说,你去吧,努力就行。




[发帖际遇]: ych参加高平论坛辩论大赛, 获得威望136.
发表于 2009-5-24 20:55:20 | 显示全部楼层
彭中文、彭中武可是作者弟弟?也是我中学同学!

[发帖际遇]: 随风而逝出国留学,花去金钱9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6-26 17:03:31 | 显示全部楼层
1# ych
写的很好,很感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6-26 18:12:36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一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2-5 12:28:03 | 显示全部楼层
HOHO~~~~~~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2-5 14:30:43 | 显示全部楼层
关注下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2-21 14:46:02 | 显示全部楼层
平实的语言,记录着真实的心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2-25 12:24:5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也来顶一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6-30 05:17:43 | 显示全部楼层
那是一段怎样的岁月啊!没有过于功利的狂热,没有世俗的爱情,没有用电脑软件写的情书,没有现实主义的强求。如果说有什么追求的话,就是我这样的文学小青年对于发表文章的挚爱,对于吃“国家粮”的渴望,对于考上大学的梦想。就是这样的峥嵘岁月,居然让我至今回味不已。就在那段岁月里,我为自己的前途茫然过,为自己的命运哭泣过,为自己的人生伤感过,为自己的理想追求过,但我一开始只是把考上大学作为我的理想,这是一个重大的失败。当然,能否考上大学才是我们当初最关注的问题。至于考上以后能够干什么,估计没有一个同学思考过。当然,我,也不例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6-30 05:18:19 | 显示全部楼层
好美的文章,再看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高平人网|高平论坛|隆回高平人网|高平人网络社区

GMT+8, 2025-5-5 22:25 , Processed in 0.091993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