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356|回复: 7

广州的特色小吃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5-31 07:58: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jiangruiwen81 于 2009-5-31 08:03 编辑

食在广州,印象中最不可磨灭的,便是广州的小吃。名闻遐迩的广州小吃,别具特色,它不但在日常生活中充当人们味觉的调剂品,更让游客有机会品尝到地地道道的广州民间风味。在我看来,吃饱未必非要山珍海味不可,倒是风味独特的小吃,想起来,常常回味不绝。

  外地人说“食在广州”,广州人说“食在西关”,西关保留着很多传统名小吃。大小食肆数不胜数,大的如广州酒家、陶陶居、莲香楼、泮溪酒家等,小的有“银记”、“伍湛记”、“南信”等等。从和味牛杂萝卜、双皮奶、透明马蹄糕到肠粉、虾饺、云吞等等,应有尽有。

广州街头有几样小吃我是最赏识的,一是艇仔粥,二是和味牛杂,三是萝卜糕。
  话说艇仔粥,原由珠江水上人家用小船(广州人称艇)在荔枝湾河面经营。粥中杂以鱼片、炸花生等,所以此品是由“鱼生粥”演变而来。现在珠江河面的渔家已迁至岸上,艇仔粥也自小艇而进入大酒家、宾馆,人们在任何时候都可以品尝到这种广州特有的粥品。这里的艇仔粥以鲍鱼作配料,增加了浮皮、花生、蛋丝、葱花等,吃前当即煮粥滚制,芳香扑鼻,热气腾腾,十分鲜甜。

  第二种是和味牛杂,须带一点肥的方够味,以往的广州,街头巷口,常有这种和味牛杂萝卜的小车。来到“周记”,只有和味牛杂没有萝卜,带有微辣或重辣的酱汁,边吃边擦汗,可谓乐趣横生。“和味牛杂萝卜”据说是光绪年间一个居住在光塔寺附近的回族厨师发明的。他用牛肠、牛膀、牛肺、萝卜用加了花椒、八角等五种味料的酱汁慢火炆了好几个小时,等牛杂炆透了,而萝卜又吸入了牛杂味的酱汁后,再剪开小块,用竹签串着醮辣椒酱吃,曰为和味牛杂萝卜,入口回味无穷。和味牛杂萝卜一直流传至今。

  第三种是萝卜糕,民间小食,每逢过年时节,各家各户都有蒸制。制作时先将萝卜刮去粗皮,刨成丝,下锅炒软,加入腊肠粒、虾米粒、香菇粒、芹菜粒,和入适量味精、精盐、胡椒粉,同米浆、薯粉拌匀,然后入蒸笼内(先用布垫于笼底)蒸熟,以筷子插入不粘为熟。食用时将萝卜糕切块,下平底锅用油煎至呈金黄色即成。外酥内嫩,味道清香而不甜腻。

 就一般而言,点心与小吃是同属一类的。广东点心,是广东特有的美食,富有南国风味,是“食在广州”的组成部分,以其丰富多彩,精小雅致著称,深受中外人士所津津乐道。广东点心亦屡次获得各项殊荣,在刚刚过去的第十三届中国厨师节上,由广州参评选送的两款点心:太极鸳鸯盒和绿茶凉瓜果分别获得了中国名点金奖称号。手艺好的“太极鸳鸯盒”外表应有质感,亮滑,最紧要入口有清新的椰香味,而且够清甜。做"太极鸳鸯盒"其实不复杂,但时间和心机却是重要因素,所以人手制造是关键:首先将潮州粉、白糖、椰浆、可可粉、油脂、荔芋等各种原材料开粉和面皮,做成阳阴太极造型后,蒸熟即可。"太极鸳鸯盒"造型大方美观、色泽鲜艳,低糖低脂肪。而"绿茶凉瓜果"是追求清新自然的健康食品,原料用面粉、冰绿茶、白糖、油脂、桂花,等各种原材料开粉和面皮,再包入桂花馅,造型似凉瓜,然后用蒸气蒸熟。入口有茶和花之香味,但又不至于太浓,迎合时尚的健康食品。

广州人喝“早茶”不可少的小吃:凤爪、芋角、白云猪手、炒田螺、粉果、虾饺、干蒸烧卖、马蹄糕、萝卜糕、豉油王炒面、蒸排骨、蛋挞

待外地朋友,当然要选一些有特色的广式风味才够意思。粤菜是不能不尝,但其实广州还有很多地道小吃令人回味无穷,比如拉肠和濑粉,这是广州人日常生活最典型的食品。只有尝过广州的特色粥粉面,才算是对广州美食有所了解。相信当外来的朋友离开广州后,最让他们留恋的很可能就是广州的地道小食呢。

   陪伴广州人长大的早餐

  布拉肠粉,广州人通常简称为拉肠,可说是陪伴着广州人长大的早餐,广州人对拉肠可用“痴缠”来形容,更有人认为如果一顿早茶如果没有拉肠,等于一台大戏少了女主角。

  拉肠是广州的一种特色小吃,兴起于上世纪20年代末。最初由肩挑小贩经营,至30年代初,始有卖肠粉的小店。上世纪四五十年代,爱群大厦、陶陶居、大三元等广州老字号著名酒家和茶楼,也以肠粉为卖点,从此,肠粉便成为广州人的传统美食。

  现在,拉肠依然是广州茶楼、酒家早茶的必备之品,另外还有几个知名的肠粉专营品牌,像银记、大可以、华辉等都是广州知名的拉肠店,像银记最驰名的是牛肉拉肠和韭王鲜虾拉肠,拿过不少美食节大奖,特别是鲜虾,红的虾,黄的韭王相配,可谓色香味俱全,令人垂涎。

  口味选择多样

  拉肠可谓是色香味俱全的广州小食,单看卖相,就已觉得格外诱人。那肠粉白如雪花,薄如蝉翼,裹着的肉片、青菜依稀可见,夹住往嘴里一送,皮薄爽口,质感幼滑,一碟下来仍觉不够。

  广州的各式拉肠选择很多,肠粉放入少量牛肉或者鸡蛋、猪肉、鱼片、叉烧、罗汉斋、油条等其他原料,就可以变化出各种不同的口味,当然也有不加馅的斋肠,还有在米浆中加入糖的甜肠。

  记者最喜欢的是俗称“炸两”的肠粉,这是用肠粉包上油条,嫩滑的肠粉加上香脆的油条,口感十分特别,味道也特别的香。近来,有一些酒楼也推出了一些肠粉的新做法,像马蹄甜肠等,让肠粉在嫩滑之余,还添上了不少的清香。

  美味酱油是关键

  美味的拉肠一定要配上佳的酱油,酱油的调味作用很明显,加上了特制的酱油才能使肠粉更显美味。据了解,每家肠粉店的酱油都是经过师傅特别调制,这些酱油是用上等的酱油加上适量的水、冰糖和高汤调配,不会因太咸而夺走肠粉的味道,并能烘托肠粉的鲜味。

  另外,拉肠有一个美味的绝配那便是粥,广州人吃拉肠时都要点上一碗粥相伴,据说没有什么特别的原因,似乎只是约定俗成,长久流传下来的习惯而已。因而,在各式拉肠店里,总少不了品种丰富的粥品。

  肠粉制作不简单

  其实,要让一碟肠粉“白如雪,薄如纸,油光闪亮,香滑可口”还是有很多讲究的。银记肠粉用的仍是最传统的布拉肠做法,据说银记的师傅每天凌晨四时就上班了,首先要浸米,还要把浸好的米洗干净,否则很容易馊。然后就是磨米浆,磨好的浆要放点盐调味,还要加少量水调至黏度适中。有经验的师傅摸一摸米浆就可以知道蒸出来的肠粉滑不滑。蒸的过程一定要猛火,这样肠粉口感才会爽滑。

  拉肠最关键的步骤便是蒸拉的过程,把米浆均匀地倒在蒸架的布上,放上馅料,放进去蒸熟。只片刻就蒸好了,把盖子掀开,然后提着布,迅速把肠粉刮下来。师傅说最好的布拉肠会“起镬泡”,就是在蒸的时候肠粉会被蒸汽吹得翘起来,粉和布分离了,像是吹起了一个泡泡那样。肠粉不能蒸得太久,蒸久了会“太削”,吃起来粘牙。

  老字号推荐:

  五十年不变的“银记”

  据介绍,第一间银记是吴艮于1958年开的,最初名字叫“艮记”。据说,上世纪50年代这间肠粉店已经很出名,虽然是间小店,但是很多人都慕名来吃。现在银记已经发展成连锁经营模式,但仍然以经营肠粉为主,沿用原来的小店模式。

  银记的豉油皇牛肉肠早在1983年就被广州市评为名小吃,2003年它的豉油皇牛肉肠、韭黄鲜虾肠、滑鸡粥被评为“中华名小吃”。它的滑鸡粥粥底比较特别,黏稠度很好。据师傅介绍,这种生滚粥选用的是早稻米,所以胶性比较大。

  银记品种并不多,他们说追求的是“少而精”。现在它也适应年轻人口味,推出一些新产品,比如葡国鸡肠、粟米肠等。

  肠粉  粤菜都出名的“大可以”

  很多人都知道大可以饭店,但是其实大可以肠粉更加出名。虽然位于人民北路的这间大可以肠粉店毫不起眼,店面很小, 装修也很简单,它也没有做太多的宣传,但是经常有人开着很豪华的轿车过来吃饭。为什么大家这么喜欢大可以肠粉?记者问了店主和食客,除了大可以肠粉的口感的特别之处外。他们更多地谈到了一种记忆情结,有的食客小时候家境并不富裕,那时吃碟肠粉觉得是难得美味。

  首家大可以肠粉店开于1981年,之后大可以曾经做过大排档、海鲜、野味,后来专门做粤菜。二十五年过去了,现在“大可以”已经是个比较知名的粤菜品牌,做最正宗的粤菜是他们的经营宗旨。

[发帖际遇]: jiangruiwen81开车的时候, 一张纸条飞进驾驶舱, 才发现原来是支票金钱98.
 楼主| 发表于 2009-5-31 08:05:2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挺喜欢广州的特色小吃,在广州呆了八年多,也吃过了不少点心,唯有一点,胖不起来。广州的小吃少湖南人的一点偏爱“辣”粤菜以清谈为主,口感挺爽。

[发帖际遇]: jiangruiwen81不小心在路边拣到一个信封, 发现里面原来有金钱1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5-31 11:27:23 | 显示全部楼层
上下九的小吃蛮多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5-31 12:38:4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不太喜欢吃,尤其是那种烤鱿鱼,难吃得要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5-31 13:35:34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你是嫌我还瘦吧,搞这么多的美食,我现在肚子都在叫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5-31 13:55:3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6-1 08:18:45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还是有点吃不习惯这边的东西,所有的菜少了辣椒我看了就没食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21 02:55:17 | 显示全部楼层
真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高平人网|高平论坛|隆回高平人网|高平人网络社区

GMT+8, 2025-5-5 13:09 , Processed in 0.089320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